推动期权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我国重要的原粮品种,玉米产业链与我国农业发展息息相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扩大农业“保险+期货”试点,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使得玉米期权一面世便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探索试点业务的历史使命,成为市场培育的重点对象。

  在大商所的支持下,江浙沪地区期货公司积极调配全国市场资源,深入产业和机构开展市场培育活动,将玉米期货期权基础知识、投资和套保策略、“保险+期货”相关知识向生产企业、合作社、贸易商、专业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进行推广。江浙沪各家期货公司累计举办了30场推介活动,参加企业超过900家,总人数超过2500人次,有效地满足了各地区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了解新工具的需求。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玉米期权上市2个月以来,市场总成交量55.35万手(单边,下同),日均持仓量9.66万手。其中,江浙沪地区注册法人期货公司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分别达到27.13万手和4.02万手,分别占玉米期权市场全部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的49.01%和41.61%;江浙沪地区投资者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分别达到26.6万手和4.13万手,分别占市场全部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的48.06%和42.68%。

  永安期货期权部负责人张嘉成表示,从成交持仓总体情况来看,玉米期权上市至今,日成交量随着当日玉米期货行情在2万手至5万手之间浮动,活跃度较为平稳;早期持仓积累较快,当前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从相对规模角度分析,玉米期权相对期货成交占比8.96%,持仓占比11.08%。2018年豆粕期权成交占比为5.4%,持仓占比为14%。相比之下,玉米期权相对活跃度比豆粕期权更佳,持仓量还有向上积累的空间。此外,期权成交持仓比从上市初期的0.4(高于期货0.2水平),下滑至期权在0.1左右,同期期货为0.2,主要原因是玉米期权持仓不断积累,但是市场成交量并未跟上,这也间接说明了目前玉米期权投机氛围较淡。波动率方面,玉米期权隐含波动率均值在8.5%—11%区间小幅波动,整体表现稳定。玉米期货短期波动率为10.9%,中长期值为9.9%,隐含波动率与标的自身波动贴近,期权定价合理。

  玉米期权上市后,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玉米衍生品市场的层次结构和运行机制,在市场培育活动方面也发挥出其独特魅力,呈现出一些新亮点。

  一是跨品种联动。玉米期权的市场培育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较好地带动了玉米、玉米淀粉、豆粕、鸡蛋等多品种、多产业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无论是在培育内容上还是案例策略分享上,都呈现出多样性、兼容性、实用性强等特征,进一步体现了衍生品工具的风险管理功能。

  二是更加注重对于机构客户的开发和培育。较新品种而言,一些原本就参与过海外期权交易的专业投资机构对于期权并不陌生,参与大商所玉米期权市场交易对其而言更加便利,因此显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机构和期货公司一同搭建起产业和机构对接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促成跨市合作,提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三是以新工具带动“保险+期货”市场培育推广工作。作为原有期货工具的重要补充,玉米期权进一步丰富了场外对冲工具和套保策略,点燃了上游市场的参与热情,助力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实现低价保收,以灵活的风控策略加速产业链转型升级。

  据了解,玉米期权上市前,大商所充分聚焦市场关注热点,致力于培养并启发市场交易兴趣,从培育投教师资、培育市场客户两个角度切入,营造玉米期权学习热潮,逐步引导行业人才和市场客户关注期权市场,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举办了期权讲师培训班和期权营销员大讲堂,并在上海和杭州等地自主举办玉米期权推介会和讲师培训活动5场,共培训600余人次。此外,大商所还创新期权人才培养方式,会同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开展“期乐杯”玉米期权知识竞赛,超过2000名会员单位从业者参与到玉米期权学习中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激发市场主动学习兴趣,相关投教视频点击观看、分享次数超过10万次,对玉米期权市场培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商所相关市场业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继续围绕新品种、新工具、新业务,以促进市场活跃和功能发挥为导向,在江浙沪地区搭建机构与产业信息交流的服务平台,引导推动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关注并参与期权市场,推动期权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