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愈演愈烈央行发出警告 警惕“炒鞋热”背后的法律风险
●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最突出的风险是泡沫太大,球鞋价格容易被操纵,也容易让一些缺乏风险把控能力的年轻人进入球鞋交易市场。最终若因不理性投资出现资金链断裂甚至负债等问题,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对于国内球鞋平台可能存在的虚构交易、抬高价格、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问题,相关监管执法部门需及时跟进和处理,以净化球鞋交易市场,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
“上个月买几双AJ5冰蓝,这个月就能在北京全款买房。”——这种在外人眼里近乎于玩笑的话语,却被少数年轻人信奉并追捧。
据了解,AJ5冰蓝15天左右从9000元涨到2.4万元,今年率队夺冠的球星伦纳德的球鞋从4000多元涨到三四万元。在多方因素推动下,球鞋价格上涨完全偏离了正常轨道。据统计,2019年6月A股上证指数涨幅2.7%,而6月潮鞋涨价榜10款鞋涨幅均在25%以上,幅度远超股市。8月19日,某球鞋交易平台仅26款球鞋就达成了4.54亿元的交易额,而当天股市交易额才3.9亿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简报提到,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各义务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炒鞋”真的能成为一种理财以及赚钱的手段吗?球鞋价格飞速上涨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夜暴富观念错误
炒作球鞋影响成长
推动球鞋价格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
“现在学校里很多人都穿着AJ、耐克、阿迪等知名品牌的球鞋。没有一双好鞋,你都不好意思在校园里走动。”今年上初三的李悦(化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现在初、高中学校普遍要求学生们在校园内必须统一着装,鞋子便成为中学生们追求潮流的象征。炒鞋市场的不断发酵,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据李悦介绍,他身边的同学都十分关注新鞋发布,哪个品牌有上新,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去购买,“由于现在球鞋比较难买,如果有人抢到了限量款,那他就会成为全班同学羡慕的对象”。
越来越难买到的球鞋,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攀比心理,甚至有人将“炒鞋”作为自己的理想。
《法制日报》记者在与李悦交谈中了解到,他身边有一些同学确实在幻想能通过“炒鞋”一夜暴富。
随后,《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男生刘晨宇(化名)。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炒鞋”确实是他的理想,只是自己现在没钱,如果以后有钱了,一定能靠“炒鞋”发家致富。
当问及为什么这么确定时,刘晨宇毫不犹豫地回答:“网上都说了,也已经有一些人成功了,我想我也可以。”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在网络上,与“炒鞋”有关的一些段子并不罕见。比如“知名球‘倒爷’囤了127双某品牌球鞋,两天获利约150万元人民币”“25岁青年拿着家里给的首付进入‘炒鞋’圈,现在月入百万元”“20岁的大学生,靠‘炒鞋’月入4万元,赚足了学费、生活费,实现经济独立”等。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学习阶段,“炒鞋”市场不断发酵会对青少年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仅会让有些人产生“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炒鞋风险不可小觑
当作投资很不理智
今年1月,美国一家网站发布的二手球鞋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二手球鞋市场规模已达60亿美元。其中,中国二手球鞋转售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美元。
作为大众消费品,鞋为何会成为被炒作的对象?
一名球鞋爱好者贾辉(化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国内的SNEAKER(胶底鞋)文化,是由球场兴起。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广,球鞋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篮球刚刚兴起时的匡威帆布鞋,但是真正让球鞋受到大众喜爱,就不得不提出色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他的AJ系列球鞋更是成为了球鞋文化中的佼佼者,是每位球鞋爱好者都津津乐道的鞋款,也成为球迷们心中的最爱。可以说,球迷是早期迷上球鞋文化的重要人群。由于受到球星的影响,日趋形成球迷购买球星同款球鞋的现象。当时,球鞋收藏主要还是在小范围的球迷圈子里发展。
“随着潮流文化不断发展,一些明星也成了爱鞋狂魔。在明星效应下,一些非篮球爱好者,尤其是女生,也加入买鞋的狂潮之中,其中不乏一些跟风者。”贾辉说。
贾辉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限量发售是品牌商们的一大法宝,毕竟物以稀为贵。品牌商通过限量发售新品球鞋或球星同款,达到初步炒作的目的,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盲目攀比的心理。随后再通过线上抽签,线下门店排队等方式售卖。
“我们不时会看到一些新闻,比如‘某某品牌店新鞋限量发售抢购一空’‘某店门口数人夜排买鞋’‘买房要摇号,买鞋也要摇号?’等,诸如此类的饥饿营销让炒鞋市场不断发酵。其实炒鞋就像一场赌博,输赢全靠运气,有人因为炒鞋试图轻生,有人输得血本无归,有人甚至触犯法律。还是一句话,鞋市有风险,入局需谨慎。”贾辉说。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有些人将“炒鞋”当作一种理财或是投资手段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炒鞋”最突出的风险就是泡沫太大,球鞋价格容易被操纵。
“17世纪时,荷兰稀有的郁金香曾经卖到天价,一株郁金香价格超过13头牛的价格。当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其国民财富较多,人们也爱攀比,为了方便交易还专门设立了郁金香交易市场,郁金香逐渐演变为某种交易符号而不需要实际转让。很快,越来越多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加入到炒作郁金香风潮之中,甚至把航船用来种植郁金香,最终炒到一株郁金香价值3000金币。于是有商人开始抛售郁金香球茎,很快郁金香就变得一文不值,那些靠借款或变卖家产购买郁金香的人一夜之间身无分文,一些贵族家庭的财富灰飞烟灭,最终经济一蹶不振。由此可见,泡沫经济注定不会长久,只是昙花一现。”赵占领说。
赵占领认为,“炒鞋”还有一大风险就是让不少没有风险把控能力的年轻人进入球鞋交易市场,如果最终因为不理性投资出现资金链断裂甚至负债等问题,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容易盲目冲动,而这点也正是推动“炒鞋热”的一大原因。
严厉打击哄抬鞋价
倡导大众理性消费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简报认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简报要求各机构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检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识别,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赵占领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根据我国的价格法,价格有三种类型,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有五类商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一)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二)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三)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四)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具体的商品或服务名称在政府定价目录有明确列明。除此之外,根据价格法第六条,其他绝大多数商品或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照本法自主制定。
“由于鞋不属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实行市场调节价,是由经营者自主确定的,所以即使价格很高,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般情况下并不违法。但是要注意的是,经营者销售这些商品时不能从事价格违法行为。比如,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等。”赵占领说。
赵占领认为,现在有些人在“炒鞋”时,把价格哄抬很高,这其中有可能涉及价格违法行为。具体事实可以由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应立法进行处罚。消费者在参与“炒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比如,商家欺骗消费者、夸大某个商品的价值,把非限量款鞋说成限量款;甚至有的人以“炒鞋”为名,在收到钱之后不发货,而交易又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卖家的真实身份。总体而言,消费者需要提防参与“炒鞋”时所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防止自己的人身或财产权益受到侵害。
在阿拉木斯看来,“炒鞋”不会一夜暴富,社会公众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要盲目参与投机炒作活动,避免遭受经济损失。“炒鞋”行为可能会带动投机之风,传播不理性消费的观念,助推攀比文化,对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产生负面影响。球鞋属于普通的民生商品,对球鞋的关注应该更多回到其使用属性上来,毕竟鞋是用来穿在脚上的,不是用来炒作的。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已经比较健全,有广告法、价格法等,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对于国内球鞋平台可能存在虚构交易、抬高价格、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问题,相关监管执法部门须及时跟进和处理,给予严厉打击,净化球鞋交易市场,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阿拉木斯说。
来源:法制日报